到神仙居住的地方,邂逅一场仙气十足的清新之旅(附神仙居两日游)阅读:2180/3
相关目的地:仙居
出发时间:2023-03-29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0085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写在前面的话
你要写
台州
,就不能只写
台州
,读一卷唐诗,观一城山海,这是美丽的
台州
。看一缕曙光,品一桌海鲜,这是鲜甜的
台州
。唐朝时,
台州
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明朝时,
台州
是旅行家徐霞客的首游地。此外,
中国
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也为
台州
“形象代言”过,李白说“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
天台
去”,杜甫说“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心中,
台州
的吸引力可比龙楼凤阙大多了,他老人家连龙楼凤阙都不想住,非要到
台州
来。在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心目中,
台州
是一座宜居的山海美城,那里海天茫茫,云水只能与青青的岛屿作伴。
我们今天不说
台州
,来说一说
台州
的一个宝藏小城——
仙居
,何为
仙居
,顾名思义,这是神
仙居
住的地方。
仙居
虽只是一个县城,但是这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属实丰富。提到
仙居
不得不提的就是神
仙居
,神
仙居
景区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位于
仙居
中南
部,白塔镇、淡竹乡、田市镇境内,核心区范围一百多平方公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像一把把剑刃,不断地刺破云海,汇聚成了如梦似幻的仙境。如果你有一天来到
仙居
旅游,我推荐你这么玩。
仙居2日游攻略
DAY1 : 神
仙居
DAY2 : 桐江书院-皤滩古镇
DAY1 : 神仙居1日游
神
仙居
景区地质地貌独特,以雄壮、险峻、奇崛、幽深、清秀、神秘著称,境内奇峰险崖、绝壁天坑、流泉飞瀑、云海雾涛、丛林百态、景象万千,构成气势恢宏、如梦如幻的山水画卷。天造地设的观音峰、一帆风顺等栩栩如生,蝌蚪崖神秘传说意趣无穷,既体现大自然鬼斧神工,又赋予人文意蕴,更印证神
仙居
神奇名字。如意桥、卧龙桥、圆梦桥、鸿蒙桥等巧夺天工的景观桥等设施使天堑变通途,让欣赏美景成为可能。神
仙居
南天顶玻璃观景台体验项目形如太空飞船和远洋游轮,寓意扬帆远航和一帆风顺,成为景区新的打卡地标。景区生态优良,空气清新,森林芬多精浓郁,负离子奇高,是健身养生好地方。神
仙居
俨然一部地学教科书、自然生态展览馆、人文历史体验园,是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康体养生、科普研学的佳美所在。
神
仙居
旅游我推荐你这么玩,一方面轻松,另一方面也最省时间,路线参考:
南上南下线路:南天顶-南天桥-莲花台-如意桥-佛影莲韵
乘坐索道到山腰,然后乘坐电梯直达山顶,讲真的我还是第一次爬山坐电梯,真的很有趣。首先到南天顶,这里有超美的玻璃观景平台,拍照绝美,从南天顶观赏台可以看到观音峰,仙雾缭绕,难怪叫神
仙居
,在南天顶这里看神
仙居
可不就是神仙般的存在。
南天顶游玩结束,可以来这里的咖啡屋坐一坐,云端咖啡屋真得很不错哦,无论是小憩还是来这里拍照打卡,都非常不错坐,南天顶咖啡屋搭配全景落地玻璃,带来360度的视觉享受,根本拒绝不了。
离开南天顶走南天桥到莲花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便说的是这里,神
仙居
,因各种千奇百怪的山石,令人流连忘返。这里还有鬼斧神工的观音峰,绝妙好看出片的如意桥、莲花台,更有直插云霄的网红“索道 ,天梯”,山间常有云雾缭绕,所以真的有种“神
仙居
”的感觉,据说情侣携手走过南天桥,寓意到达幸福的彼岸。
航拍视角下的莲花台似一朵莲花盛开在山林之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惟妙惟肖。
随后我们到达如意桥,神
仙居
大大小小的桥有好几个,例如如意桥、南天桥、卧龙桥等,我个人一定推荐的是如意桥,这真的算得上神
仙居
网红打卡点之一,如意桥是一柄悬在峡谷之间的玉如意,富有艺术线条的桥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堪称完美。
由神
仙居
景区南门进入,乘坐南天索道上山,出索道后往右手边的栈道走(不要上自动扶梯),很快就能抵达佛影莲韵了。观景台装有喷雾装置(每隔五分钟喷雾一次),自带仙气滤镜,即使不是云雾天,你也可以拍出神仙美照!
神
仙居
之旅,是朝圣之旅,探秘之旅,寻梦之旅,行走其间,陶醉其中,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自是修心养性,心旷神怡,自在愉悦。
神
仙居
门票:110元/人
缆车:缆车上行65元/人、缆车下行55元/人
南天顶:单独门票99元/人
DAY2 : 桐江书院-皤滩古镇
在
浙江
台州
仙居
,有个
江南
第一书院,南宋哲学家朱熹两次来这里讲学,更把儿子送到书院就读,写下过《送子入桐江书院勉学诗》,这就是桐江书院。
桐江书院建于1165-1172年间,是晚唐诗人方干的第九世孙方斫所建。方干诗文卓越,青年时,文章得到许多赏识,本可以做官进仕,但晚唐政治纷乱,方干本也自由浪散,遂一生浪迹山水。他原是
浙江
桐庐
人,游历中恋上
仙居
,便带家人寓居于此。书院边上的山下村、板桥村多是方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