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寻汤池 青山踏晚春----宜春温汤明月山游记阅读:1347/9
相关目的地:宜春
出发时间:2021-04-28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6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59600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
4、5月的江右,本是花繁景盛,风和日煦的时节。2021年的晚春,却是分外的古怪,
湖南
江西
,这对难兄难弟,经历了约莫50天的阴雨,直到4月最后的几天,太阳公公才强露笑颜 ,姗姗来迟,着实不易。胖大王同学抓住五一长假前这最后一点清净的时光,乘着大股的人流还未聚集,来了一趟
宜春
两日游。于是便在这江右一年里最好的时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旅程的点滴。
宜春
,历史悠久,汉代此地便已设郡,隋时起称袁州。
宜春
这个地名,据说来源于宋代《名胜志》:“县侧有泉,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以名县”,
宜春
县便是古袁州治所所在地,如今的城市虽已更名
宜春
,但袁州仍是市区的名称,千百年来,只是规制又换了个而已。
“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这短短八个字,着笔
宜春
,当真是无比恰当。
宜春
的美,紧紧的便扣在这“水”字之上,
宜春
的春色,也大半来自水盛之中。袁水发源于
芦溪
武功山,径流百里,汇入赣江。期间便有一段,穿流
宜春
城区,将城市分为南北。
宜春
的繁衍生息,离不开这条滋养两岸的长河,
宜春
的繁华似锦,也离不开这条碧波晶莹的秀水,故而
宜春
人亲切的称其为秀江。
距离
宜春
市区20公里,有个小镇名叫温汤。镇如其名,这里盛产的正是“温汤”。温汤镇的温泉资源,乃是
中国
一绝。其温泉属于高温温泉,又不含硫化物,水质细腻清洁,且其中富含硒元素,低纳、偏硅酸含量又很高,是全国唯一的可饮可浴温泉水。而且该地温泉资源丰茂,全镇自来水系统都使用的温泉水资源,可谓之豪华奢侈至极。
顺着温汤镇向南再走15公里,眼前便是青山巍峨,壁立千仞,连绵的山脉在云峰雾海之中,迤逦向南,这正是
宜春
著名的明月山景区。明月山景区主要由主峰太
平山
区域组成。是武功山山脉的一支,向西南延伸,便是发云界、羊狮幕、武功山金顶一线。说实在的,明月山景区,从山势,山型,人文古景来说,与周边的名山峻岭相比都略显平淡。唯独又是这水盛一节,独占鳌头。明月山主峰中段,有一条瀑布穿云而下,期间或击石拍岸、或淙淙欲滴,又如那飞珠溅玉,长虹饮涧,在山崖怪石之间屈曲回旋,忽隐忽现。它自上而下共分五段,其各成一色,尽显姿容,是为明月山最美的画卷之一。明月山顶,又新筑一坝,围水成湖,名为月亮湖。清朗无云之夜,湖面如境,倒影着空中一轮明月,二月相衬,湖天一色,一时间真不知何为天者,何为地也?
好了,简短介绍已毕,让我们向着
宜春
出发吧。闲话不说,先上几张图。
初到宜春
从
长沙
到
宜春
,一天有几十趟高铁班次,时长约莫1小时 ,可说是转瞬即到。所以楼主到
宜春
来的次数也是多不胜数。
宜春
原来的老火车站,建在老城之中,距离明月立交桥,只有一步之隔。而明月立交桥,又是通往温汤和明月山的一条必经要道,所以往来景点和车站之间甚为便利。如今
宜春
的新站,建到了东面的
新城
区,虽然里面摆设规制焕然一新,公交站、长途站、出租停靠点安排的井井有条,但是却少了一分往来景点的便捷省时,也少了一分老城中的烟火乡亲气息。
楼主从火车站出来,已经是傍晚6点多钟(提前下班直接奔火车站赶车),肚子里已经饿的咕咕叫。于是走到对面大街的公交车站,随便坐了一趟公交,前往几站地之外的万达广场,解决吃饭问题。初来
宜春
的蜂友,如果对
宜春
的饮食不熟悉,又着急赶路,准备吃完就走,可以选择在万达广场就餐。这里距离火车站很近,站前的公交,一半以上都到,非常方便。这里的万达广场和全国的一样,虽然说本地特色吃不上,但是K记、德记、自助餐、火锅之类,倒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还有一家非常大的步步高超市,可以补充一些旅行途中的补给品和生活用品。
多胜楼与韩愈
万达广超的对面,耸立着一座高大堂皇的古楼,名为多胜楼。此楼的名字,来源于韩愈《秋字》里的一句:“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韩愈因谏迎佛骨事件,一张《论佛骨表》,把当朝的权贵得罪个尽,被宪宗贬为
潮州
刺史,后逢大赦,宪宗欲再次启用韩愈,又被皇甫镈拦了一手,宪宗只得将韩愈暂放袁州。于是元和十五年春,韩愈便来到了袁州刺史任上。当时的
潮州
、袁州,可不是现在的
江南
、
广东
,唐代的长江以南,开发程度远不比陇右、河东、
河北
之地。瘴气袭人,民风粗鄙,都是流放人,惩戒官员的去处。不过韩愈到底是韩愈,知袁州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不到,却政绩斐然。首先他释放奴婢,破除袁州的奴婢终身制。当时唐代京城官宦多有托流放官员购买南人为奴的习惯,且南方天高地远,豪强富户,蓄奴殖婢者甚多,严重破坏社会稳定和劳动生产活动。韩愈在
潮州
就曾严禁奴婢终生制,在袁州则更是当然不让,后来这套以工折赎,严禁奴婢终生制的制度还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其次,韩愈在袁州
大兴
教育,亲自开坛讲课,教授弟子。自此开启了袁州一代学风,为后来卢肇、
黄陂
等名士的出现,作了重要铺垫。韩愈倒不是特爱袁州,所以才在此赐教,而是他一路走到哪里,便教到哪里,这对于当时
开化
尚晚的南方各地,实在是天降甘露一般。后来康熙朝的两广提督吴兴祚曾在
潮州
的韩文公祠题诗到:
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确实是非常中肯的评价。也正因为如此,袁州有众多的楼、碑、书院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知袁州而建,代表着老百姓对韩愈的由衷感激之情,历代而不绝。这多胜楼,便是其中之一。据考此楼建于宋代,最早定址于城内,现在的位置取地于秀江由西向南拐角处,南岸的一片长滩之上。江水由此向东南而行,江面宽广,视野开阔,多胜楼建于此地,确实是占极了天景江色,美景尽收眼底。
图片摘自于网络
如今的多胜楼,是翻修新筑之物。但是气势形态,却未必输于当年。楼前有茶、梅、杜鹃、青竹四园相绕,楼内则是雕梁画栋,期间铺满了历代文人墨客观楼的墨迹。楼主最喜欢一楼北门匾上的题字“占断江天”,出自清代潘士丰的佳句“占断江天风景秀,霞笺浓写雨飞余。”这“占断、浓写”真是恰到好处,于情于景,入木三分。有暇的蜂友,来到
宜春
,在万达广场酒足饭饱之后,可以走到对面这多胜楼来游历一番,虽不比滕王阁的名气,却也不失一份古韵和优雅。
在万达广场匆匆吃完晚饭,天色已暗了下来。楼主准备晚上在温汤住宿,可是这边却没有公交直达温汤,只得叫了个滴滴,把楼主送到旧城区603的车站,晚上只有这趟公交,可以直达温汤镇。滴滴车顺着河边宽敞的大道快速行驶, 夜幕下的河岸两侧已是灯火阑珊。秀江的江面平静清澈,倒映着江岸上的点点灯火,犹如繁星点缀,如霞如炬,让人眼花缭乱。车窗外景物飞逝,片刻间江面上忽然出现了一块绿洲,不由让楼主一怔,转念一想,原来是状元洲公园到了。
卢肇的状元洲
这状元洲,是
宜春
标志性的水陆洲,正位于老城中心区域,洲的西首,与
宜春
大桥以廊道相连,洲的中部,有步道直通秀
江南
岸。这状元洲的状元二字,乃是为了纪念袁州一位杰出的人物,唐
会昌
年间的状元----卢肇。这位卢肇不单是状元,还是整个
江西
省的第一位状元,而且他一生风评极好,拜在李德裕门下,却不参与“牛李之争”;官作的不大,文章却作的极好,一首《海潮赋》万古流传。
相传卢肇年轻时家贫如洗,曾在此洲上竖石明志,刻苦攻读,最后考中状元。后来他又在此处建立书屋,开宗讲学,后人为了纪念他,起初将该洲称为“卢洲”,后来亦称“状元洲”。如今的状元洲,已经成为
宜春
的一处公园,因为地处市中心,往来的游人和锻炼的市民每日里络绎不绝。洲上主要的建筑是一座状元阁,耸立于状元洲中部,站在上面极目四望,整个
宜春
,尽收眼底。
图片摘自于网络
与这位卢肇齐名的,还有一位黄颇,这位与卢肇是同窗好友,卢肇中了状元,他是第三名。但是他的文采,却也不输卢肇。人言卢肇善文,黄颇善诗。在以诗歌定才华的唐代,想来黄颇的名气也未必在卢肇之下。说起黄颇和卢肇,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黄颇和卢肇虽为旧识,同年赶考,又一同拜在李德裕门下,但是黄颇家资殷厚,世代为袁州大族,自己学问又好,声望日隆,所以出行之时,当地刺史料的他必取功名,便在一座凉亭为其践行。想来当时场景甚是隆重,好不热闹。可是这位刺史却完全没有把卢肇放在眼里,因为他家境贫寒,初试的名次又不如黄颇。于是,这边里黄颇的送行队伍在凉亭里推杯换盏,吟诗作对,那边里卢肇却牵着花驴,形单影只,在城外苦等黄颇一起上路,这份差别待遇带来的内心寂落和刺痛,可想而知。时光荏苒,卢肇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这位袁州刺史就比较尴尬了。于是他亲自远道相迎,大摆酒宴不说,还为卢肇举办了一场龙舟大赛助兴。比赛中有一艘龙舟初时尾随于后,乘者也是布衣烂衫,甚是粗鄙,丝毫不为众人看好。哪只到了比赛后半段,几个赛手臂上发力,龙舟犹如飞箭一般直射而出,超越众多对手,一举夺魁,众人无不惊讶。卢肇看到此景,心念一动,作了一首《及第后
江陵
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靳鼓动时雷隐隐,画桡翻处雪霏霏;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诗一出口,自然是满堂叫好。只有那位刺史大人,不免脸上微热,内心里犹自忐忑了一番。这诗的最后两局,就是说给他听的。好在卢肇为人豁达大度,出了这一口胸中郁积之气,却也没有再为难这位刺史。不过这名诗轶事,却千古流传了下来。 后来刺史为黄颇送行的凉亭,便被称作黄颇亭,斗转星移,千百年过去,状元洲依然卧于江面,黄颇亭却已不见踪迹。可见这风评人望,终是虚妄之念,起起伏伏,世之难料。
滴滴司机把楼主送到603公交站,不多时,公交车便慢吞吞的爬了过来。上车才发现,虽然车票只要三元 ,但是不能扫码,只收现金,而且只能自行投币。在数字支付普及到街头巷尾的今天,这种设计虽然合规合法,却又实在不近人情。不过,正是因为这趟遭遇,
江西
人民质朴好客,古道热肠的民风,也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正在楼主彷徨无策的时候,坐在后面的一位小伙,主动向楼主招手,告诉楼主自己有零钱,不过只有5元的。于是楼主紧忙赶到他身边,用微信和他兑换纸币。就在这时,公交到站,有新的乘客上车,坐在前车门边的一位大妈,听到小伙说只有五元的纸币,便主动拦下这位新乘客,让他先不要投币,将他手中的三个一元硬币抢在手里,等楼主换好钱回到投币机处,这位大妈又主动从楼主手里抢过那张五元纸币,合着从新上车乘客手里抢下的三个硬币中的一枚,一起塞进了投币机。她生怕楼主算不明白,一边塞一边告诉楼主:“两个人六块,正好”,然后把手里剩余的两个硬币,放回楼主的手里,告诉楼主:“这是多出来的,收好,以后坐车还可以用。”这边司机同志也没闲着,看楼主是外地人,不停向楼主解释,不是自己不愿意兑钱,是公司规定,司机不能经手票款。于是乎,整个一台公交车,上车时算上楼主只有三个乘客,一个司机。一个乘客变成了“纸币兑换员”,另一个乘客变成“义务售票员”,司机同志则是“规则解释员”,围着楼主团团转,大家忙的不亦乐乎。这份对外地人的憨直热情,着实是令人感动。
夜色下的温汤小镇
603路公交车在明月大道上摇摇晃晃,慢慢爬行。时不时传出“您即将超速,请注意减速”的电脑语音提示。这是
宜春
公交的一个特色,对车速有检测,一旦接近设定的速度上限,就会开启语音系统向司机提示报警。具体限速是多少楼主并没有去问司机,看着本车被身旁一台台悠闲的电动车匀速超越的情形,想来也没什么探求到底的必要。
来到温汤小镇的时候已近八点,夜色下的温汤,虽然行人稀少,却尤自灯火璀璨,焕发光彩。楼主歇脚的之处是一所老旧的三星级酒店“五悦连锁酒店明月山分店”。酒店的位置很好,就在温汤镇的正中心区域,而且自有一个颇大的庭院,如果自驾前来,停车不是问题。酒店里一左一右,两栋客楼,斜卧在缓坡之上,绿荫古木之间,一阵晚风吹来,花香阵阵,知了低吟,一轮明月映在楼前的小池中,偶尔落下的残叶、花屑激起小小的涟漪,月影便惊作鳞鳞银光,向四周飘散而去。顺着两栋楼之间的坡道上去,最后还有一排低矮的长屋,这是它自家的温泉中心,这当口因为生意不好,已经关闭。第一次住他家是十年前,当时酒店陈设考究,内部堂皇,各个部门齐备,人员热情有礼,当然价格也是不菲的。然而岁月终究是把杀猪刀,十年来一年年看着它的面貌在不断老去,工作人员也是换了一波又一波,原本光洁如玉的浴缸里出现了裂纹;冷暖自如的中央空调变得常常失灵;房间里明亮的灯光变得昏黄闪烁.......唯独不变的只有服务人员依旧传承下来的那份热情与专注。有时候楼主带朋友来住宿,大家碰到设施失灵或者老旧损坏,总要隔空大骂老板几句,责怪他又抠又懒,十年了,也不去搞个新装修。但是事后静下心来一想,当真作个新装修,弄的物是人非,没有了如今的闲散逸秀之气,我们还会不会再住这里,却也就说不准了。
前台的小姐姐看到楼主过来办理入住,满脸如沐春风:“您又来了!”老熟人就是这样,相互点头一笑,无需多言。接过楼主的身份证,她一边办理手续,一边说道:“因为临时有旅游团入住,您订的房间已经没有了,”楼主心里一沉,小姐姐又说道:“不过,给您在三楼留了一间带凉台的客房,希望您能满意。”楼主本来订的普通标间,托了旅游团的福,变成了带凉台的客房,能不满意吗?和小姐姐寒暄了几句,就欢欢喜喜上楼了。
在房间里放置好行李,因为明早要去爬山,需要准备一些补给品,于是楼主又再次下楼,向着镇中心的超市而去。
三股泉眼
温汤虽说是个小镇,但是因为名声在外,这几年发展旅游,日渐兴旺。特别是江浙、
上海
等地的中老年朋友,对于温泉富硒能够防癌
长寿
的说法趋之若鹜,不但每年前来旅游消费的很多,也有干脆在当地买房置业,安养天年的。这样一来,因为老年人居多的缘故,小镇虽然谈不上喧哗热闹,却是相当红火。
说起温汤的温泉,听当地的老人说,最早有三个泉眼。第一个泉眼最好,也是温汤第一个被开发的泉眼,在矿疗温泉。这矿疗温泉,前身是
江西
省地矿局山水温泉疗养院,建于1979年,主要是负责接待系统内部的员工和领导的疗养任务。直到2001年,才以酒店的形式对外开放。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地矿局的身份开设的疗养院,在自己的饭碗里煮饭,肯定是要挑最好的地方建吧,所以说他家的泉眼最好,实在是不足为奇。
这家矿疗温泉,就在楼主住的酒店对面,既然楼主前面说过落脚的酒店位置很好,那么它家也肯定差不了。
这第二口泉眼,则在温汤镇的正中心,玉盘广场上。所以前面楼主说温汤的温泉资源太丰富了。可以在城镇中心露天的来一口天然泉眼,不对.....是两口(对面的古井也是)!玉盘广场这口泉眼,早年是对外免费开放的,后来随着游客的增加,到这里来打水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周遭的洗脚店老板因为生意兴旺,对水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为了保护温泉资源,政府不得不限制打水时间,禁止外地游客打水,并向本地居民征收打水费。这样一来,因为限制了人数,收取了费用,不但减少了浪费,也降低了使用量。所以目前这口泉眼,非常健康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温汤的温泉水属于高温温泉,终年热气环绕。周围洗脚店的老板,招揽到客人以后,都是现打现用。十年前泡脚的费用是5元,送茶水不限时;大概五年前涨到10元,如今是多少,楼主也不得而知了。不过就算涨到20,对于多数人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毕竟比起
大城
市里那些加热自来水动辄收费60-70的勾当,性价比实在是高了许多。
第三股泉眼,在玉盘广场的对面偏北的方向,一街之隔,称为温泉古井。这里的历史也是异常的悠久,早在楼主来温汤之间,这里便是当地人打水的重要地点之一。当然后来和玉盘广场的泉眼一样,被禁止滥用。如今周遭也是围起了圈圈,走近一看更像是一个景点,丝毫没有了生活的气息。
偌大一个牌子,禁止取水,有泉而不能饮水,岂不索然?不过从保护的角度来说,也是好事,就由它去吧。
古井泉街
温汤早年的中心区域,是以玉盘广场为核心,一条温泉路,东西走向,一条古井路,南北走向,以广场为界划个十字,基本上就是小镇的全部范围。如今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投入,小镇向南向北方向都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玉盘广场的
西北
方向,修筑了一条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文化步行街----古井泉街,一直延伸到明月山温泉风景管委会所在的北环路,已经逐渐成为温汤新的核心区域。
多年前的温汤,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吃饭和购物都是个有趣的探索过程。面对着一个简陋的小镇,与一群朴实的老乡,游客们不是在街角某个昏沌的小店里,围着一个巨大的冰柜挑选着里面从左近收来的农家蔬菜与土猪土鸡,自以为菜点的绝妙,最后却被辣的合不拢嘴;就是坐在路口被油烟熏的漆黑的小马扎上,耐心等待着正在油锅里翻滚的各种油货。玉盘广场南侧
潮汕
面馆的筒子骨粉需要提前打电话才能订购的到(微信还未普及);古井南街深处喧闹的农贸市场,野鸡、野兔,有时还有野猪肉,便宜的价格,经常让来自远
方城
市的人们瞠目结舌。和遍地的洗脚店一样,特产店也是街头林立。卖的最多的,肯定是菊花、咸鸭蛋、石斛三样,又都贯之一富硒之名,尊贵感瞬间爆棚。在商人们的口里,每样特产因为富硒,似乎都成了灵丹妙药,听的游客们不住点头,唯恐这会儿不买个饱,就会被后来人抢购一空。不过说实在话,温汤的菊花,特别是大菊花,确是精品,一般手掌大小的一朵,泡一壶茶足以,花一点水,顿时便满屋飘香。早年的石斛也多是野生,价格自然不菲,如今这么大的批量,产地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唯独咸鸭蛋,实在是发挥的过于稳定,多年来与名字高度吻合----很咸的鸭蛋,仅此而已!
以上说的都是有趣的回忆,如今那些堆着大冰柜的小店早已被饮食一条街所取代;炸油货的老乡们,也放弃了固定的摊位,只在上午出出摊,赚个早点钱;玉盘广场南侧的
潮汕
面馆倒是还在,筒子骨面无限供应,只不过因为换了老板,味道也就差异颇大了;古井南街深处的农贸市场,如今已经搬到了玉盘广场南侧,卖野味那是违法,商贩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合法经营的朋友,老乡们已经不多,老板们却也不少;土特产店关闭了很多家,还在营业的,也在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路线。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网购货比三家,商人们说评书一般的技艺,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思绪在楼主的脑海里轻轻游走,脚下却丝毫不慢,不多时,已经走进了古井泉街。这古井泉街虽是新修,格调上却颇为清雅,古色古香。所到处,青竹石道,细瓦灰墙;两厢边,小桥流水,纸燕花灯;又可见,璧人挽手而往来其间,灯火映衬下,眼波流转,颊若春桃。真是夜色袭人人自醉啊!
与古井泉街并行,有一条沿河路,前面说过,
宜春
水盛,清流小溪,随处可见。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偎依着小镇,静静流淌,清夜里听着淙淙琤琤的水声,宛如丝竹声乐,润泽心扉。 沿河路上湿气很重,步道的木板上水汽弥漫,脚下湿滑。一条景观道上,灯火通明,却了无人迹。
对岸的长堤一侧装饰着五彩灯幕,有节奏的不停变幻,吸引了远处酒吧夜店里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再往前行,前方倏忽间豁然开朗,出现一面镜湖,湖面深处的小岛之上,一座凉亭坐落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