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河南行,寻找历史的痕迹,第二站鹿邑老君台明道宫,太清宫老子故里阅读:1064/2
相关目的地:鹿邑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6393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第一站结束了
周口
的太昊陵,中午往
鹿邑
赶,去看老君台明道宫,下午四点左右赶到了
鹿邑
,坐车到了老君台附近,说个题外话,直接说到哪到哪未免枯燥,行前我和伙伴调侃,我们到了大点的城市就住连锁,到了小城市就住个四星五星的体验体验生活,然后有机会再找个一般的私人小旅馆体验体验一般xx百姓住旅馆的感觉。这个体验小旅馆的事我们还真去尝试了,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没
成功
。这个后面再说。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走,走到哪说到哪到时我再说。
今天说说
鹿邑
住酒店,下了车先找酒店,掏出手机先查查附近的酒店,看看留言评价,看看酒店价格。心里有个数再到前台和服务员交流。这一路通过这个办法,基本上都能找到满意且性价比高的酒店,你把自己掌握的价格再和酒店前台的价格对比,在交流最后都能达到自己满意的价格,甚至大多数的前台都会帮你出主意如何用更经济的价格订到房间。感觉现在的酒店很多,竞争很厉害,倒闭的酒店也很多。
看了一下手机,排名第一的,评价分最高的就点进去看了,价格多找几家平台对比,做到心里有数。看了一下,面积,明窗,价格都还可以就导航过去,前台的小妹很热情,也很客气,标间有两种价格,提出去看一下房间,没有任何犹豫。看过后感觉价格高一点的性价比更高一些,就定下来了。和小妹交流表示环境设施很满意,小妹更热情了。人都是需要夸奖的,人都是带点虚荣的,你表扬两句,当然她可能对你服务也会更好一些,小姑娘无意中流露出一句话,我们是星际酒店,当时并没在意。住进去后稍事休息,才注意观察了一些细节,洗浴配套,床铺配套,淋浴厕位都非常到位,就不详细描述了。后来看了一下房间里的宣传册子,才知道这个居然是四星级酒店。难怪设施如此。为了避免涉嫌广告下面的图片做了些处理。题外话,话归正传。
休息一下赶往老君台。
老君台,原名升
仙台
、拜
仙台
,位于
鹿邑
县城
东北
隅,截至2016年3月,顶部面积765平方米,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为纪念老子而修建。
据清光绪《
鹿邑
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
文昌
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2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约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
仙台
”。
台上有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和山门一座,殿前壁上嵌有“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子问礼处”等明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赞助碑二通。殿内原有老子紫铜坐像一尊,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大殿后原有老君炼丹房。台上还有古柏十三株。
山门下青
石台
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
台山
门,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
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
文昌
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
玄元殿
明道宫,老君台里的道士,里面都是些穿道服的帅气小伙和漂亮姑娘,就说这么多不做评论。
明道宫,原名紫极宫,唐朝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该宫殿位于
河南
省
周口
市
鹿邑
县城内,始建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道宫景区以城内紫气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南为弘道苑,北为明道宫,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传道讲学的纪念性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4A级景区。
该宫殿在唐朝时,以升
仙台
(老君台)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建。景区内主要由弘道苑、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
文昌
阁、藏经阁、享殿、升
仙台
等建筑构成。据说,当年老子骑青牛在这里羽化成仙,升
仙台
因老子的德高望重而充满了传奇色彩。
明道宫坐落在升
仙台
前,原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到了唐时,以升
仙台
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建,可惜毁于战火之中,现在的宫殿大都为现代所建,各殿匾额是以以前的蓝本复制的。
老君台,升
仙台
,台阶,山门下青
石台
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财神殿,大家都懂。
台上的一些殿,
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
孔子问礼处碑
正殿内原有老子铜像一尊,高两米许,铸工精巧。殿门檐下东西各嵌一碑,上书“道德真源”、“犹龙遗迹”。
正殿内原有老子铜像一尊,高两米许,铸工精巧。殿门檐下东西各嵌一碑,上书“道德真源”、“犹龙遗迹”。
看到这个就要说段故事了,内容很传奇,就简单说说。
1938年6月1日上午,侵华日军第4骑兵旅团藤田所部从
安徽
亳州
方向进犯
鹿邑
县城。当年
鹿邑
小城全是低矮的平房,这座高高耸起的老君台被日军认为是一处军事据点,日军想先拔掉这个据点,于是用迫击炮向它一连发射了13颗炮弹,大有要把它炸平之势。但日军只听见炮弹的出膛声,却没听到炮弹的爆炸声。墙上的痕迹就是当年炮弹孔。打了十几发炮弹一颗没响,打到城里的几十颗炮弹全都响了。
日本
人自己都懵了。日军进城后发现,城内十室九空,当地军民早已转移。日军来到他们打了十几发炮弹而未爆炸的那座高高的建筑物前寻找答案。当日军得知他们炮轰的目标原来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升
仙台
时,同样信奉道教的日军不禁惊呼:“
中国
的老祖宗显灵了!”忙跪地磕头谢罪。
两年后,逃难百姓陆续回到县城。当地百姓到老君台查看后发现,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12发,其中两发穿过大殿山墙,一发卡在梁上,一发落在老君像前神龛上,还有一发卡在了殿东柏树的树杈上。他们师生爬上梯子,把这些危险的家伙一一卸下,用绳从老君台东墙吊下,挖坑就地掩埋。老君台虽然经过几次修复,至今东山墙和古柏树上弹痕还清晰可见,为日军侵华留下了又一铁证。
当年打了13颗炮弹,只发现了12颗,另一颗呢?2003年9月5日8时许,正在老君台上烧香的李道姑忽听一声巨响,老君台西南角坍塌一个大豁口。在对这一坍塌处进行维修施工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一枚已经生锈的炮弹,经过层层请示并经有关技术人员鉴定,为日军轰炸老君台时使用的。几十年的谜底终于揭开,没有找到的那发炮弹也打到了老君台上,只是打到了土里。由于腐蚀严重,不便保管,便移交给县武装部引爆了,谁也没有想到,一枚七十年前的炮弹,爆炸威力依然强劲。
日军炮击老君台的13发炮弹无一爆炸的传奇也没有人能解释其中的原因,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后人也有多种说法就不细说了。
这些炮弹是当年日军炮击老君台的哑弹。
好运石,挺吉利。仔细看文字,也是与时俱进。
圣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