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时间比莫高窟更早的炳灵寺石窟阅读:510/5
相关目的地:兰州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9413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炳灵寺进入我的关注视野,还要感谢窦文涛,锵锵行天下刚好有一期是介绍炳灵寺,色彩丰富保存完好的各种塑像壁画印入我的脑海中。
沙漠之旅结束后,我的计划是在
兰州
休整两天然后去看看炳灵寺,正好美女玉打电话说要从
广州
飞过来与我汇合。好吧,我就知道你会感兴趣的,因为我们俩在
山西
走了一个月,深度地走村过县探访古建筑,云冈石窟、莫高窟也留下了我们的踪迹,炳灵寺,你怎么会放过呢,呵呵。。。于是,我们又有了一趟探访炳灵寺之旅。
2021.10.15 来回200多公里,
兰州
西站坐班车到刘家峡后再花400元包了部出租车去炳灵寺。除了50元门票看普通的石窟外,再付555元看了四个特窟。如此周折并且花费巨资,只是因为喜欢。
兰州
西站的候车大厅就藏在一栋貌似宿舍楼般的建筑物中,如此简陋,以至于我在前一天去踩点时看到这个指示牌还在想,有没有走错啊:
兰州
去刘家峡的头班车是6点50分,但不知为何磨磨蹭蹭到7点半才开车,70多公里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到了刘家峡镇,还没到客运站,司机就让我们在这里下车,说是去码头比较近。
一般来说,从刘家峡去炳灵寺有两个方案,一是可以从刘家峡坐船航行54公里可抵达,但坐船去的话只能在石窟呆一个半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在那里整整逛了三个多小时。
第二个方案是开车或者包车过去,需要翻山越岭近百公里,但好处是在石窟停留的时间不受限制,所以我们采取了这个方案,路边拦了一部小车说好包来回。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是对的,不但在炳灵寺逛了3个小时,司机还带我们去了两个地方,最后还紧赶慢赶把我们送到车站坐上6点20分回
兰州
的末班车。
沿途路况尚好,司机说公路新修的,刚刚通车不久。
10月份的雪景:
从山上往下看,今天的目的地快到了:
坐船过来的,就在这个码头上岸,坐船来的话,只能在石窟停留一个小时,超时的话就不能坐船回去了(这样会相当不方便,因为景区这边除了自驾车以及像我们这样的包车过来,再也没有其他可以回去的车了),实在不明白为何有这样的规定。
雄奇险秀的炳
灵石
林,真是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此刻感觉到仙气飘飘呢:
炳灵寺石窟,位于
中国
甘肃
省
临夏
回族自治州
永靖
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
河北
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
弥勒
佛洲”之意。
价目表以及特窟的编号和价格:
甘肃
永靖
炳灵寺石窟,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炳灵寺石窟约开凿于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前期),正式兴建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良好,人为破坏又少,所以至今炳灵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较完整。2014年6月22日,炳灵寺石窟被列入联合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看石窟前先上上课】十六国的西秦时期,由于当地的鲜卑族统治者笃信佛教,致使开窟造像活动十分活跃。这即是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一个高潮,并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时期。尽管此时期造像雕凿的是作为“胡神”的佛和
菩萨
,但除去姿态、手印、衣着等固有式样外,大多摒弃了作为艺术原形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
中国
信众的情感和理想内容。尤其明显的是,在塑像及壁画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书的名榜。这显然是对汉代以来传统形式的继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动,姿态优美,衣着线条流畅,整体技巧显得纯熟精妙,手法洗练细腻。 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造像风潮再次兴起,即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二个主要时期。
唐代窟龛中的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
菩萨
(或四
菩萨
)、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罗汉、二
菩萨
和二天王。这时期炳灵寺石窟造像的特点与唐代石窟造像的整体风格相仿佛,都是强调健康丰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面型较长,动态夸张,起伏处棱角分明,刀法也更显粗犷有力。此后,在元、明两代,炳灵寺石窟也还有修妆,但石窟开凿已趋于没落了。
炳灵寺石窟是我国石窟开凿史上比较早期的作品,尽管历经千年,至今仍富有艺术生命力,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件珍品。
炳灵寺石窟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
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石窟旁边河水涨起来,从河对岸看过来的感觉是否更特别?
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側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以下寺为主:
这里的管理比莫高窟还要严密,进特窟的钥匙在保安手上,导游在里边讲解,保安在门口紧紧盯着游客,严防死守不准拍照:
炳灵寺石窟与
中国
其它几个著名的石窟寺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这里的石雕、浮雕佛塔很多,这在其它石窟中是少见的;第二,洞窟门顶上方里面再开洞窟,雕或塑有卧佛,这在其它石窟中也是没有的;第三是密宗壁画较多。这与元代藏传佛教兴盛有关。正因如此,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他所著的《
中国
通史》中,认为炳灵寺和
敦煌
莫高窟、
天水
麦积山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炳灵寺给我最大的惊喜是除了特窟之外,都可以拍照。让我们好好看看这些石窟。
编为1号的“西秦窟”,已在1967年随着刘家峡水库蓄水而被泥沙淤埋于10米以下。2号是北魏的浅龛,除了铭牌也没其他了。
第3窟
始建于唐代,明代重绘。平面方形、平顶窟,高3.5米、深3.1米。此窟的重要价值在于窟内正中凿一四坡顶方塔。塔高2.23米、塔基宽1.40米,塔为单层、方形盝顶。塔座四沿遗留有孔眼,可知座上曾有勾栏。座正面设弧形踏道。塔身为仿木构建筑,四面各分三间,正面中间开一门,门内塔室中空,可能原来曾有造像,从塔身比例及造型推测,此塔是对于殿堂内佛帐的模仿。盝顶中心为叠涩须弥座的刹座和山花蕉叶及覆钵。此塔整体及细部均具有初、盛唐的风格,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教石窟形制的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塔顶正中有
印度
佛塔中常见的覆钵形。这种把
印度
塔建筑中的某些特点,巧妙地融会在
中国
民族建筑形式,在全国其它石窟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4号窟
创建于初唐 平面马蹄形略带穹窿顶窟,造像躯体挺拔修长,站姿挺立,身形圆润饱满。壁画系明代重绘藏传佛教内容,窟门东壁内南侧下方有明嘉靖十六年二月初八日的壁画绘制发愿文石刻铭文。
第6号窟
创建于北周 窟内石雕一佛二
菩萨
,佛低平肉髻,面型丰圆,五官集中,脖胫粗短,躯体敦厚,身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双手结禅定印。四壁画禅定千佛,佛间以树相隔,千佛下层绘数只猴子及喜鹊在树丛间嬉戏。”
佛像肉髻低平,面如满月,口眼俱小,具有水波纹式的袈裟,衣纹绸密,好像刚从
水里
捞出来贴在身上一样。
第8号窟
创建于隋代,正壁基坛上原塑一佛二弟子二
菩萨
,现南侧
菩萨
为唐代重塑。窟内造像与壁画塑绘相结合,表现了维摩诘经变中“文珠问疾”的场景。赴会
菩萨
衣领上绘
中亚
波斯风格的联珠纹,正壁上方佛项光两侧有回鹘文题记,都是
丝绸之路
上各民族往来交流的见证。”
第9号窟
第10号窟
创建于唐代, 窟内原石雕一佛二弟子二
菩萨
二天王。北壁弟子像现移至北展厅陈列,袖手侍立,抿唇微笑,神情含蓄灵动;
菩萨
云鬓高耸,丰腴柔美;天王身着甲胄,威猛有力,雕琢技巧纯熟简练。
第11号窟
创建于唐代, 此为晚唐吐蕃控制期间所开凿。壁画中的
菩萨
头戴宝冠,下着薄纱透体长裙,双腿线条隐现,透视技法具有吐蕃艺术特征。藻井中所绘飞天,飘带飞扬,身姿舒展,具有唐朝画圣‘吴带当风’的艺术风范。”
佛像旁边两颗
大树
,一般来说都是菩提树,但这里居然是椰树,估计工匠来自热带,在古老的十六国时代画出这样的椰树壁画太神奇了:
藻井部分的用青金石作涂料调制出特有的蓝色,至今保存完好:
第30号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