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247》 重游天水麥积山阅读:339/2
相关目的地:天水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06974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麦积山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约142米,山势险峻。
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
敦煌
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
龙门
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
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参观从东崖上,西崖下。为保护文物,麦积山石窟并未全部对游客开放,而是部分开放。
举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座奇峰的崖壁上。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
从北魏至清代,历代有凿窟,共保存了从公元4—19世纪约1500年间的现存窟龛194个,泥塑、石雕7200多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
石窟始建于 后秦(384年~417年),
大兴
于北魏明元帝时期,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
由于麦积山岩系红土与砂石构成的砾岩,只能开凿窟龛,不宜造像,所以,这里的塑像都是泥塑,泥塑又分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
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
纵观麦积山石窟,分别以立于东、西崖壁上的“东崖大佛”和“西崖大佛”为核心,组成两组庞大的石窟群,形成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相传,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建造的东崖最为精美的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当地还流传有:“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
从东门入口,经3窟—北周(千佛廊)→4窟—北周(散花楼)→5窟—隋唐(牛儿堂)→98窟—北魏(西崖大佛)→西崖出口,本条线路较为陡峭,最高处垂直距离达84米,中途无紧急出口。
游览首先从东崖的这座瑞应寺开始。经过景区简介长廊直达中区入口。仰望搭建在山崖的云梯栈道,凌空飞架,屋檐廊柱,斗拱飞檐,壮观辉煌。
沿着架空云梯,层层攀援。直接到达第13窟,即建于隋代的“东崖大佛”。东崖大佛中间的释迦牟尼高约17米,两侧的
菩萨
则高13米,悬立崖面,一副“观照大千”的神态。
由于地势十分狭窄,这是实际可以看到的大佛形象。据说这龛造像原来也“藏身”于石窟之中,后来唐代地震,石窟外壁被震塌,于是便成了“露天大佛”。
紧靠大佛的第9窟。北周,宋、明、清重修,大型崖阁式建筑,前有栈阁,后并列开七窟,又称“中七佛阁”。各龛内分别塑一佛二弟子或二
菩萨
,龛中主尊组成七佛。
现存造像19身,壁画保存约60平方米,明、清重绘。人格化、世俗化的佛像栩栩如生。窟内原塑一佛二弟子六
菩萨
或一佛八
菩萨
像。
第9窟第三龛。
菩萨
花萝高冠,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微呈型扭动曲线,婀娜多姿,后人形象地称唐代的
菩萨
如宫娃,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