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的“古拉格群岛”—夹边沟阅读:5635/4
相关目的地:酒泉
出发时间:2023-10-20
出行天数:5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5340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关于夹边沟】夹边沟事件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发生在
甘肃
省
酒泉
市夹边沟农场饿死人的事件。这个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是在一些媒体和文学作品中不断被炒起,如《夹边沟纪事》、《告别夹边沟》、《风雪夹边沟》、《回眸夹边沟》。特别是《夹边沟纪事》,被多个出版社出版,印刷十几次,并被改编为电影。国内外少数敌对势力不断借此事攻击
中国
共产党,国内一些人称夹边沟事件为“千古奇冤”,称那些饿死者为“旷世英魂”,“累累白骨默默诉说那段残暴的岁月”。还有人把夹边沟农场比作“
中国
的奥斯维
辛集
中营”,把描写这个事件的小说《夹边沟纪事》《告别夹边沟》被称作
中国
的“古拉格群岛”。
因此,弄清楚夹边沟事件的历史真相,正确评价夹边沟事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夹边沟农场成立于1954年7月,原是
甘肃
省劳改总局在
酒泉
夹边沟建立的一个国营犯人劳改农场,行政名称为
甘肃
省第八劳改管教支队。
1957年下半年,在反右派运动中,夹边沟劳改农场改为劳教农场。劳改刑事犯除留下一部分刑满释放的人员外,大多被迁到马鬃山劳改农场。1957年11月16日,
张掖
专区机关送来的48名右派人员,是劳教农场第一批劳教人员。后来
甘肃
省大批右派人员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夹边沟劳教农场劳教。
甘肃
全部右派分子的21%被送到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1958年最高峰时,农场向劳改局汇报的人数为3074人,其中女性32人。实际上夹边沟的劳教人员,在最高峰时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在夹边沟农场劳教人员中,右派分子887人,反革命分子898人(包括历史反革命分子和“双料”右派分子),坏分子438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68人,贪污、违法乱纪分子78人。
夹边沟农场地处
巴丹吉林
沙漠边缘的荒漠之地,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农场土地贫瘠而且严重盐碱化,加上风沙猖獗,环境条件恶劣,有的地方根本长不出粮食。
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并且沿用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斗争方法,对斗争的猛烈发展又没有能够谨慎地加以控制,致使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
大化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从
甘肃
省到
张掖
专区到农场,为“坚决贯彻”执行对劳教分子改造的政策,让右派人员每天苦苦劳作,几乎每天都要安排超出劳教人员体能的繁重农活,一些人累倒在地上。
劳教人员除了劳累和寒冷,更主要的是面临饥饿。右派人员刚到夹边沟时,每月粮食定量20公斤。1958年以后,该标准降为每月13公斤,再后来降到10公斤,每天只有7两粮食。由于体力严重透支,从1958年冬天开始出现饿死人现象。为了应付饥饿,右派人员除了吃树叶和菜叶煮成的糊糊汤外,到草滩上挖野菜、草籽煮着吃。到了寒冬腊月,只能煮干树叶和草籽吃。特别是1960年9月
甘肃
省劳改局从
酒泉
各劳改农场和劳教农场调人,在
高台
县
明水
建
河西走廊
最大的农场,面积50万亩。夹边沟农场领导贯彻上级的要求,除了三四百名老弱病残外,调过去1500多人。
明水
农场的条件比夹边沟更为恶劣。那边荒滩上没有房子住,没有粮食吃,没有水喝。1000多名劳教人员居住在地窝子和窑洞里,白天还要在荒野里挖排碱沟。在这种情况下,劳教人员大面积出现浮肿,饿死人现象大量发生。由于周边农村都缺粮,所以无法从农民那里换粮食吃。
夹边沟农场饿死人现象被到
酒泉
检查工作的监察部部长钱瑛发现后,立即向中央报告。中央高度重视,立即召集会议,迅速派检查团到
西北
,安排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
1960年秋天,党中央派水电部部长钱正英率领中央工作组到
酒泉
调查灾情,将调查的情况及时向中央作了汇报,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1960年11月25日,中央派出以监察部部长钱瑛为组长,公安部副部长王昭以及有关民主党派人士为成员的检查组,到夹边沟农场专门检查抢救人命的情况。
1960年1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
西北
局第一书记刘澜涛在
兰州
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纠正这几年“左”倾蛮干的歪风,抢救人命,并对安排好人民生活问题作出明确指示。12月14日至16日,
甘肃
省迅速传达和落实
西北
局会议精神。12月17日,
酒泉
市召开会议,对抢救人命、安排好人民生活等工作做了全面安排。
1960年12月31日傍晚,到夹边沟的
甘肃
省委工作组决定:明天开始分期分批遣返所有右派回原单位,并增加粮食定量。
1961年后,陆续为在
酒泉
夹边沟农场劳教的右派分子摘除帽子并恢复名誉,幸存者回原单位或重
新安
置工作,死亡人员家属子女给予了妥善安置。
【关于父亲】
我的父亲1930.10.21生于一个
河南
洛阳
的一个小康家庭,爷爷是小学老师,奶奶家庭妇女,父亲是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亲1952年考上
西北
医学院(今
西安
交大医学院),1957年九月毕业分配到位于
兰州
尚在建设中的疗养院,领导说疗养院尚未建成,让留下联系方式等通知再回去上班,那时父亲刚毕业,一腔热血想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现在却整天无所事事,因怕长此以往荒废所学的知识,便向领导要求调动工作或者外出进修,哪怕再艰苦的地方都行。谁知此举惹恼了领导,领导非但不允,反以“不服从工作安排”的罪名开除公职,打成右派,送夹边沟劳动教养,从此生活由天堂跌入地狱,那是1958年4月的事情。1958年底转入马鬃山煤矿,1961年底马鬃山煤矿撤销,1962年初又转入饮马农场,这里是劳改农场,虽然已解除劳动教养,仍不算正式职工,同刑满就业的犯人一样低人一等。在1962年回
洛阳
老家探亲时,看到家中情况比饮马农场要好得多于是就决定留在村里生产队务农。
时过境迁、冬去春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政策,号召知识分子“归队”,为国家建设出力。在父亲亲弟弟(我的叔叔)的帮助下开始了对自己问题的申诉工作。开始时,被申诉单位都按级下转,转接单位都以时间久远、原单位(
兰州
疗养院)撤销、档案遗失…等原因答复。虽不再以“阶级斗争”的口号压制,但都推诿不管。1981年
甘肃
省委一号文件出台,要求认真清理“夹边沟”问题,这才引起重视。随后
甘肃
省工会把工作批转长庆油田职工医院(原
兰州
疗养院并入长庆油田),由长庆油田职工医院组织调查建立档案长庆油田党委及
庆阳
地区公安处批准,撤销1958年4月对自己做出的开除公职、劳动教养的错误决定,恢复公职,安排工作。经过两年的多的艰苦申诉终于有了相应的结果。1981年6月,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派人送来了父亲的平反复职的通知及相关手续,自此父亲一直在长庆油田基层医院工作,直至1990年底退休。
我第一次听说夹边沟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父亲以上级有解决夹边沟历史遗留问题文件申诉自己的复职,当时由于年纪小,十一二岁的年纪也只是听听而已。再次听到夹边沟是2015年,父亲当年夹边沟的难兄难弟一个名叫刘礼义的送给父亲一本自己写的书《血泪变奏曲》,同时给父亲推荐了
天津
作家杨显惠的《告别夹边沟》,我从当当网为父亲买回了《告别夹边沟》,才认真的去了解那段不堪回首难以言说的历史,书中的情节震撼到我了,为父辈们所受的苦难泪洒书面,抑制不住的失声痛哭,父亲也给我讲了当时的许多事情,和书中的描写如出一辙,我征求父亲的意见想不想回到夹边沟去看看,父亲拒绝了,我想一是因为父亲年事已高(85岁),舟车劳顿体力不支,而是年纪大了只想安静的度过晚年,对外面事情已无兴趣,最主要的是不想撕开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我尊重父亲的意愿此事就此搁下。去年年底九十三岁的父亲在睡梦中走完了坎坷而又幸福的一生,今年七月份我到
甘肃
合水
避暑,去了父亲生前的工作单位,找到了父亲当年住的宿舍,坐在父亲当年床的位置(当时我在老家上学,弟弟跟随父亲上学生活,位置是弟弟告诉我的)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生出了到夹边沟去的想法。有了想法就立即付诸行动,在抖音搜到夹边沟的视频并联系到了短视频的拍摄者,告知其想去夹边沟看看的想法,问其能不能提供些帮助,李忠师傅是一个特别热心的人,不但答应了我的请求还为我联系到了住在夹边沟村子里的亲戚可以带我过去,也许是我的诚信感动上苍,也或许是父亲冥冥之中的护佑才让此事如此顺利的。于是开始了行前的准备工作,再次购买了杨显惠的《告别夹边沟》、《
定西
孤儿院纪事》和《
甘南
纪事》并反复的读,在网上看了电影夹边沟,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到,从灵魂深处发出了到夹边沟去!一定要到夹边沟去的呼喊。记得毕淑敏老师说过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只有背囊里才能安放下你的灵魂,出于对父亲的怀念,于是决定在今年父亲的冥寿之日站在夹边沟的土地上替父亲看看当年在那里的患难与共的兄弟,我想他们会在天堂相聚的,见面的时候大概率会聊起那段患难与共的岁月吧。
行程开启!
【第一天】10.20
西安
—
酒泉
酒泉
市区
从
西安
北乘坐D2671次(
西安
北—嘉峪关南)动车7:48从
西安
北发车,下午15:23到达
酒泉
南,住东悦皇冠假日酒店。
3
兰州
到
西宁
途中逶迤连绵的
祁连
山脉
兰州
到
西宁
沿途风光
到
西宁
了~
过了
西宁
,从黄土高原进入到青藏高原,气温明显下降,秋日里的皑皑雪山分外妖娆。
下午三点二十三分准点到达
酒泉
南站,打开导航2路公交车站就在三百米外,主要是考虑到时间还早,坐公交可以慢慢欣赏市容市貌,
酒泉
市不大,但很干净、很漂亮,是个
新城
,啥啥都是新的,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市民素质也很高,会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下了公交步行三百多米就到酒店了,酒店是李总事先安排好的,178元每天的大床房,办理入住放下行李看时间尚早就出门附近溜达,鼓楼、汉唐美食街、
横店
影城、新华书店,路过市妇幼保健院有些年代的痕迹,还尽到院子里眊了一眼,整个下来不到一个小时,城市小有小的好处。
酒泉
的气候太阳一落山就开始冷了,加之坐了一天的车也有些人困马乏了,回酒店歇着了。
酒泉南站
酒泉南站
酒泉鼓楼
东方广场购物中心
汉唐美食街
当天花费:
西安
北—
酒泉
南动车票(一等)654.5
住宿费(10.20—10.23)712
预买食物52
市内公交1
共计:1419.5。
第二天10.21 夹边沟之行
早上十点半通过李总约好的美女司机到酒店接上我,先到位于
酒泉
市三墩镇临水的娘家,午饭后由她的父亲一个62年出生的老哥哥(我叫他李哥)开车去夹边沟,我们先是到了夹边沟林场,问了两个村民,都说他们是2000年以后才从
定西
迁来的不知道,我们又返回到夹边沟村子里,天助我也,进村路口第一家问到一个57年的姓赵的老哥哥人家就知道,二话不说就带我们过去了,他说前段时间刚带一个长眠在这里的一个后代们过去祭奠过他们的父亲。我们先是来到了当年夹边沟农场基建队的院子,仅存的还算保存的完整一栋房子后面也是经过红砖加固修整过的,旁边的房子已破败不堪,而后去了当时掩埋遗体的地方,周边虽有铁丝网围挡,但是大多已经损坏,铁丝网掉在地上,老哥哥讲的很仔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昔啊,让你唏嘘不已,心痛到无法呼吸!最后去了右派们住的地窝子和窑洞,有些保存的还比较完好,大多经过六七十年的风霜雨雪已面目全非,很多洞口都有后代们祭奠过的痕迹,只要能进去人的一个个进去看着止不住的涕泪长流,那是怎样的一段岁月啊,时代造成的悲剧没有经历过的人不可能会感同身受的。我在窑洞前长跪不起失声痛哭,为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为长眠在这里的英雄们
当时他们都是一群二三十岁血气方刚怀着一腔热血来支援祖国大
西北
的有志青年,也有不少的本地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由于时代的悲剧造成了他们人生的悲剧,给他们的亲人心理上也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虽然不被时代所认可,但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值得我们现在的所有人敬佩,尤其是在这个钱权色至上三观极度扭曲的时代!
酒泉
市区到夹边沟沿途风光
到夹边沟林场了~
夹边沟村林场
我的两位夹边沟之行老哥哥向导
目前唯一保存下来还算完整的房子,面上的红砖是后面加固修整过的。
侧面的墙上露出里面的土坯
夹边沟村林场
和向导老哥哥合个影吧
破败不堪的遗址
当年右派们住过的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