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阅读:1603/2
相关目的地:银川
出发时间:2021-10-03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87129.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水洞沟位于
银川
市滨河新区,距市区19公里,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1923年,
法国
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
中国
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四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水洞沟地区又是我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军事立体防御体系,由古长城、“横城大边”、烽燧墩台、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构成。
进入景区南门,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它的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名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筑面积4308平方米。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以及讲解等形式,让游客了解人类进化的起源、水洞沟文化的兴起以及水洞沟遗址五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与成果。同时,还有12分钟的水洞沟映象3万年实景演绎。
实景演绎将高科技、艺术性、文学性等元素融合,使万年的时光和历史倒流,让游客亲眼见证远古水洞沟从植被繁茂、动物成群,到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水洞沟人不得不远走他乡的过程。游客在这里能亲身体验 3 万年前远古祖先采集、打猎、祭祀、恋爱、围着篝火烤食猎物,载歌载舞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整个场景唯美逼真。
离开博物馆,我们来到了张三小店。在水洞沟遗址发掘之前,张三小店是长城脚下唯一的一家车马店,是旅客过黄河去
山西
内蒙的必经之地。1919年
比利时
传教士
肯特
由
宁夏
银川
去往
陕西
,途径此地,夜宿张三小店。他在店外空地乘凉时,无意中发现了清水河对岸的断崖上有磷火闪现的奇特现象,第二天他爬上断崖半壁,收集到了一件披毛犀头骨化石和一些石器工具。从此揭开了水洞沟遗址发掘的序幕。
院内陈列着四尊雕像,他们分别是:
法国
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
中国
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先生。这几位都是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
古老的水洞沟村是由北方的先民们创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这种居室往往是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我国
西北
地区老百姓称其为“地窝子”。
往前走是水洞沟长城观景台。游客可以闲庭信步于明长城脚下,或登上观景台,一脚跨两省。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
内蒙古
)的毛乌素沙漠,是浓厚
西北
大漠风貌。而在南边(
宁夏
)的水洞沟,是湖泊湿地、高峡
平湖
尽显
江南
秀色。在长城北面的毛乌素沙漠上,游客可以体验
蒙古
人的野性豪放的生活,乘坐沙漠冲浪车、沙漠卡丁车、骑骆驼等。
接着我们乘电瓶车前往芦花谷,谷口是水洞沟二号遗址。在芦苇旁的草地上立有一座石碑,上刻有“
中国
史前考古发祥地”几个大字。 芦花谷中的一号遗址就是著名的“水洞沟遗址”,这里就是
中国
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地方。
芦花谷是一段三公里长的深沟峡谷,也是古清水河道,沟内长满了芦苇。深秋的芦苇,苇叶已经枯黄,但身姿袅娜,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微风轻拂,芦花颤动。
芦花谷的尽头有一座拦水石坝。登上坝顶,我们眼前呈现的是“高峡出
平湖
”的又一奇特景观,这片湖面因位于红山地区,所以名为“红山湖”。“红山湖”也是蓄积边沟之水而成的,整个湖蜿蜒呈 “S” 形向前延伸。湖面上,芦苇丛中百鸟翔集,碧绿的湖水、清脆的鸟鸣、游船来往穿梭、水岸长城,唯美的画面难得一见。
我们乘船荡漾红山湖中,观看水岸长城,体验人与水鸟和谐共处;长城、断崖倒映水中;蓝天白云,映于水底的别样番情趣。这种天人合一,历史文化和当今生态有机结合的塞上
江南
景观,实是不可多得,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当你还没有从土林景观的童话世界中走出的时候,下船登上码头,又掉入了一个世外
桃源
内,那就是景区内的沙枣湾。沙枣湾里沙枣树丛生,六七月份沙枣花开的时候,那一阵阵的清香又让你流连忘返。
而我们看到是沙枣树上成熟的沙枣已经采摘,树上只有少量的沙枣。
沙枣湾码头是游船与“驴的”的中转站。中转站有水上游乐场、鳄鱼馆、鸵鸟乐园供游客游乐、参观。我们从中转站乘坐骆驼车前往大峡谷。不远处的断崖土墙上挂有一木牌,上书:“您已进入
中国
唯一保存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骆驼在慢条斯理地前行,驼车悠悠,我们尽情欣赏谷中风光。
水洞沟遗址旅游区内明代军事立体防御体系是由明长城、藏兵洞、边沟、大峡谷、红山堡、瓮城等共同构成的。
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约4公里长的峡谷,这是自然形成的冲沟,两侧岩壁有十余米高,这里也是明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有的像僧人登高远眺,似在期待来者;有的宛如一对恋人,相亲相依;有的如夫妻相敬,双方对拜,琳琳总总,各具形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在峡谷的两边的崖壁上有明代将士修建的藏兵洞,它充分显示了古代人民的军事智慧和聪明才智。
在怪壁峭立,沟壑纵横的谷内行走,各具形态的土柱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艳
阳高
照,山风轻拂,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狼烟四起,隐约还能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
在峡谷两侧悬崖上的一个个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的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伺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我国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我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把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防御系统,全国这是独一处。奇特的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上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路口颇多,左右盘旋,犹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
我国有长城的地方很多,但是长城、沟堑、城堡与险峻的大峡谷,以及沿峡谷绝壁而凿的藏兵洞共同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唯水洞沟独有。遍布整个峡谷绝壁的藏兵洞,场面宏大,设计绝妙,洞内坑道、机关、暗器、瞭望台、兵器库、水井、将军休息室、议事厅、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藏兵洞的洞口有多个,有一个洞口连接着 “ 红山堡茶马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