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行记(三)
——回雁石鼓难再寻阅读:581/0
相关目的地:衡阳
出发时间:2021-04-19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2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73523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从丁家渡渡江,已在衡城南门外。登崖上回雁峰,峰不甚高,东
临湘
水,北瞰衡城,俱在足下,雁峰寺笼罩峰上无余隙焉,然多就圮者。——摘自《徐霞客游记——出游日记》
又一里,出北门,遂北登石鼓山。山在临蒸驿之后,武侯庙之东,湘江在其南,蒸江在其北,山由其间度脉,成峰,前为禹碑亭,大禹《七十二字碑》在焉。其刻较前所摹望日亭碑差古,而漶漫模糊殊甚,字形与译文有亦颇异者。其后为崇业堂,再上,宣圣殿中峙焉。殿后高阁甚畅,下名回澜堂,上名大观楼。西瞰度脊,平临衡城,与回雁南北相对,蒸、湘夹其左右,近出窗槛之下,惟东面合流处则在其后,不能全括。然三面所凭掔同牵,近而万家烟市,
三水
帆墙,湘江自南,蒸江自西,耒江自东南。远而岳云岭树,披映层叠,虽书院之宏伟,不及〔
吉安
〕白鹭大观,地则名贤乐育之区,而兼滕王、黄鹤滕王阁、黄鹤楼之胜,韩文公、朱晦庵、张南轩讲学之所。非白鹭之所得侔矣。楼后为七贤祠,祠后为生生阁。阁东向,下瞰二江蒸、湘。合流于前,耒水北入于二里外,与大观楼东西易向。盖大观踞山顶,收南北西三面之奇,而此则东尽二水同流之胜者也。又东为
合江
亭,其址较下而临流愈近。亭南崖侧,一隙高五尺,如合掌东向,侧肩入,中容二人,是为朱陵涧后门。求所谓“六尺鼓”不可得,亭下濒水有二石如竖婢碑,岂即遇乱辄鸣者耶?自登大观楼,正对落照,见黑云衔日,复有雨兆。下楼,践泥泞冒黑过青草桥,
东北
二里入绿竹庵。——摘自《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1637年二月初一这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了回雁峰和石鼓山,留下了上面两段文字。我的湘黔之行缘于他的十几篇楚行日记,我的
衡阳
之行则要追寻他那两段文字所记录的一切。4月19日清晨我依旧起得很早,和姐姐在火车站附近吃罢早饭便乘车赶往回雁峰。当我们到达回雁峰时七点刚过,阴沉沉的天空中落下丝丝细雨。
回雁峰公园大门口的这座雁雕据说是
衡阳
的城标,我却觉得如此写实的雕塑缺乏想象力而缺乏艺术价值。对公园大门上额“南岳第一峰”的题字,好多人会疑惑,这么矮矮的一个小山丘何称第一峰?其实南岳衡山是一座连绵起伏的山脉,南起
衡阳
回雁峰,北止
长沙
岳麓山,最高峰是在衡山风景区的祝融峰,大大小小共72座山峰,故而这第一不是最高最大而是第一座的意思。
自古就有北雁南来到此就不再南飞的传说,所以这座小山峰就有了回雁峰这个名字。唐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
衡阳
之浦”,北宋王安石的“万里
衡阳
雁,寻常到此回。”,代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
雁去无留意”以及明陈宗契的“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都对回雁峰做了最精炼、最华美的诠释,这些名篇佳句也让
衡阳
随之声名远扬。
雁峰烟雨为
衡阳
八景之冠,我站在回雁峰下的烟雨池前恰逢烟雨蒙蒙,透过烟雨和青苔依稀可见峰上历代名家吟诵回雁峰的诗句。
沿着石级登临峰顶,果如徐霞客所言:“登崖上回雁峰,峰不甚高,”,但“东
临湘
水,北瞰衡城,俱在足下,雁峰寺笼罩峰上无余隙焉,然多就圮者。”之说已不尽然。如今东侧的湘江已被楼群遮挡看不到了。回雁峰在古
衡阳
城的南门外,而今居于市中心,已经被城市包裹住了。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二年(公元513)的雁峰寺确实“罩峰上无余隙焉”但也不再是“多就圮者”,而是整修一新,也因此觅不到一点古迹的影子了。
回雁峰有一处非常值得凭吊的遗迹,那就是位于回雁峰东麓的王夫之故居,尽管它是
新建
的仿古建筑。402年前,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生活了二三十年。
当51岁的徐霞客匆匆登顶回雁峰的时候,18岁的王夫之正在落第的苦闷和新婚的喜悦交织中继续苦读,两人当时均籍籍无名。徐霞客后来成为杰出的旅行家,而王夫之则成为影响深远的启蒙思想家。或许当时王夫之在院子里无意瞥见山间健步如飞的那位老者,然而在这一天他们没有机缘相会,但是今天
衡阳
依然没给他们机会,未免有些遗憾。
历史上王夫之在明朝灭亡后,面对清廷的利诱留下“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的佳句,他用明月和清风分别指代明王朝和清政府,用这句诗表明其对明王朝矢志不渝的忠心。而今回雁峰上的此君轩下,他的坐立塑像抬头仰望天空、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他是在思念灭亡已久的大明王朝,还是在繁星闪烁中悟出更多的思想光芒?而在游历
衡阳
的那段日子里,在诗句中同样提到明月的徐霞客,他的这句“滩惊回雁天方一,月叫杜鹃更已三”中则充满对
衡阳
山山水水的眷恋。可正当他在船上吟诵这两句诗的时候,湘江上的江洋大盗凶残地劫掠了他和随行者,直到今天
衡阳
依旧缺乏对他应有的爱。王夫之的身旁多么需要徐霞客这位长者的陪伴,让他们一起望星空、览明月,用他们自身的光芒照亮
衡阳
。
回雁峰上为纪念王夫之而修的此君轩毫无古韵又无新意,以至于我不愿意让它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仿古的回雁阁飞檐翘角、巍峨高耸、气势恢宏,但历史上根本不曾有过,且大门紧闭,故而难以引发我的兴致。反倒是其东侧的一座几近颓圮的古塔吸引了我的目光,回来查阅得知这座塔叫接龙塔。
接龙塔建于
清康
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当时扩建
衡阳
南城时在这里挖出大量白骨,在县丞周夑的建议下,在城外山上将白骨埋葬并建造此塔。其现状不免令我唏嘘。
在
衡阳
还有来雁和珠晖两座塔。来雁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坐落在湘江、蒸水和耒水交汇处的
西北
,在石鼓山附近能远远地能看到它整修后的雄姿。珠晖塔在耒水入湘江的水口附近,目视很困难,在照片上更是模模糊糊的一个小影子。它的建筑年代较晚,是清光绪年间修建的,距今只有120多年的历史。据说建这座塔是出于风水考虑,用这座塔镇住江水,锁住水口,避免财随江流走。后人籍此把临近蒸水的接龙塔和位于蒸湘交汇处的来雁塔也赋予同样的意义。
离开回雁峰,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赶到石鼓书院,遗憾地吃了闭门羹。因为这天是星期一,是免费开放的石鼓书院的闭馆日。我再三请求值班的工作人员能体谅一下我这个来之千里之外的访客,破例容我进去转转,但最终还是被他们委婉地拒之门外。我只好悻悻地徘徊在书院的大门外,拍下门外的七贤塑像和门内靠近大门的禹王亭。这七贤分别是创建书院的李宽和他的七世孙、在宋代重建书院的李士真,另外五位则唐宋时期在石鼓书院住读、讲学的名家巨儒:韩愈、周敦颐、朱熹和他的女婿黄幹以及
同仁
张栻。
石鼓书院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
中国
古代四大书院。它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06年~公元820),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
三江
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了这座
中国
古代最早的书院。到了宋代,石鼓书院得到空前的发展,宋太宗赵光义和宋仁宗赵祯先后赐名石鼓书院。
自认为是读书人的我,怀着对石鼓书院的仰慕和朝圣的心态,专程赶到
衡阳
市区,切来之前我又对石鼓书院做足了功课,怎肯因一时受阻罢休?五天后,在湘桂之行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再次和姐姐一起来到石鼓书院。
抗战时期
衡阳
发生了名垂青史的
衡阳
保卫战,久攻不下的日军对
衡阳
城进行了狂轰滥炸,整个
衡阳
城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石鼓书院也未能幸免。今天石鼓书院是在废墟上重建的,而重建最重要的资料则来源于徐霞客对石鼓山的记录。“又一里,出北门,遂北登石鼓山。山在临蒸驿之后,武侯庙之东,湘江在其南,蒸江在其北,山由其间度脉,成峰,前为禹碑亭,大禹《七十二字碑》在焉。其刻较前所摹望日亭碑差古,而漶漫模糊殊甚,字形与译文有亦颇异者。”。徐霞客在游记中对石鼓书院的位置和武侯祠及禹碑亭做了以上较为详尽的描述。
大禹碑碑文原在衡山的岣嵝峰上,是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勋而凿刻的。禹碑上的文字犹如天书,古今能识者甚微。明代杨慎对禹碑的解读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可。我在
绍兴
大禹陵见过一块保存完好的明代禹王碑,
长沙
的岳麓山上也有一块,虽未得见但在我此行游览计划中。眼前的这块碑看着是新凿刻的,徐霞客看到的禹碑亭和禹碑应该已经毁于战火。
穿过建在水上长廊中部的禹碑亭,再走过一段长廊,眼前是一道建在石阶上的山门,并不像徐霞客记录的那样:“其后为崇业堂,再上,宣圣殿中峙焉。”山门中额石鼓书院四字,落款并非宋太宗或宋仁宗。我觉得尽管两位皇帝所题匾额应该早已不知所踪,但
新建
的书院哪怕按他们中一人的字体临摹也别用今人题写。
入山门右侧楼台下一石鼓赫然伫立,显然重建的石鼓书院已不再有崇业堂和宣圣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三十八》记载:“县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径,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罗君章云:扣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复声。”,这段话佐证了石鼓山确实曾有石鼓,传说后来被一个叫
卢龙
的大力士推到江中不见了。今天的这面石鼓为1965年陶铸首倡凿制,已成为石鼓山的标志。
石鼓上方的
石台
上为武侯祠。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刘备任
荆州
牧,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驻临蒸(今
衡阳
),督办
长沙
、零陵、
桂阳
三郡军赋,住在石鼓山上,后人建祠纪念。诸葛亮因此成为最先莅临石鼓山的先贤。按照徐霞客的记述:“山在临蒸驿之后,武侯庙之东”可以看出,明代时武侯祠并没有在石鼓山上,查阅资料我获知清代重修石鼓书院时,已将其引入书院中。
武侯祠左为李忠节公祠。李忠节公名李芾,字叔章,南宋衡州人。南宋德佑元年,元军将犯,李芾临危受命,任潭州知州兼
湖南
安抚使,率领军民抗击元军三月有余,城破,举家殉国。元代在衡州路总管府城南金鳌山李芾故宅建李忠节公祠,配祀李芾部将沈忠和
衡阳县
令穆演祖,清代移建石鼓山。清庭之所以如此,大概是想用李芾的事迹,来激发书院中的师生在读圣贤书时,立下精忠报国之志。
过二祠堂,大观楼跃入眼帘,中立先圣孔子巨幅石像。